2022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为迎接节日到来,湖南省胸科医院推出“揭秘少为人知的科室”栏目。该栏目以图文、音频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医院里少为大众所了解的科室以及科室医务人员忙碌的工作日常。以点带面,展现单位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迈出的坚实的每一步,以此献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如果患者身体长出一个肿块,如何判断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炎症性疾病还是肿瘤性疾病?当患者经过医生初诊、各种检验和影像检查后,仍难以作出明确诊断时,就需要病理科给与确定性诊断,帮助医生完成疾病诊断。因此,病理科医生也被称为“医生的医生”。
8月18日,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湖南省胸科医院病理科,看看他们如何在复杂的切片中抽丝剥茧找出“幕后真凶”。
大多数人对于切片的最初理解,可能还在初中生物课上,老师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洋葱标本,一排排绿色的横条形状细胞有规律的排列。同样是在显微镜下工作,病理科的主要任务是在一张张色彩绚丽的切片图像,寻找健康“杀手”。
▲在显微镜下工作,病理科的主要任务是在一张张色彩绚丽的切片图像中寻找健康“杀手”
病理科主任雷战平介绍,病理科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包括通过活体组织检查、脱落细胞学、体液细胞学、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
病理科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看几十上百张切片,在无数个细胞和组织结构中,寻找那个“异类”,无异于大海捞针,此时只有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迅速找到病灶,并给予判断。
“病理科医生的责任是很大的,每一个切片的背后都关系到一个病人的病情诊疗,甚至关系到一个家庭。所以每张病理报告也像法院的判决书一样重要。”雷战平坦言。
同时接收两例淋巴结肿大患者 医生抽丝剥茧查出线日,湖南省胸科医院病理科先后接收两例患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79岁的盘爷爷,因患有咳嗽、咳痰、气促3个多月,伴颈部多处淋巴结肿大的症状,来到湖南省胸科医院求医。65岁的曹爷爷也因部淋巴结肿大20余天入院治疗。
同样都是老年男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究竟是什么原因?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是结核感染,还是其他原因?
那么,新的问题又摆在她的面前。是怎样的恶性肿瘤?是哪里的原发病灶?只有搞清楚患者淋巴结肿大的根本原因,才能为患者下一步治疗提供帮助和指导。
盘爷爷为尿路上皮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曹爷爷为间皮瘤颈部淋巴结转移。同为淋巴结肿大,病因却大相径庭。病理科提供了精准的病理诊断,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像两位爷爷一样的复杂情况,每天都在病理科上演。仅在2021年,完成病理科液基细胞学检查8488例,脱落细胞学检查9784例,快速细胞病理诊断12330例,特殊染色23800余例,免疫组化5385例,荧光染色13000余例……一项项庞大的数据,均由科室6名医务人员完成。
“纵使任务重、时间紧,病理科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雷战平表示,病理科一直坚持严格执行病理科各项规章制度,利用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全员质量意识教育,傲世皇朝注册=登录首页,做好病理科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病理科质控工作的整体水平。
“病理科将不断保持前进的脚步,不断精进科室诊断水平,尝试亚专科病理诊断模式,积累少见疾病尤其是淋巴瘤的诊断经验。”雷战平表示,下一步,病理科计划逐步开展快速石蜡诊断、HPV检测,DNA倍体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及肺腺癌EGFR、ALK、KRAS、HER2等分子病理检测等新项目,紧跟医学前沿的发展,为提供精准的病理诊断不断努力。(陈亚男 杨正强 陈思雨)


